背景介紹:骨缺損指的(de)是因先天或後天原因造成的(de),骨的(de)結構的(de)完整性被破壞的(de)情況。近年來(lái)組織工程學等醫學各方面都較以往有了(le)進步,但骨缺損仍是一種難以處理(lǐ)的(de)疾患,其截肢率仍然很高(gāo)。兔股骨洞性骨缺損(Femoralcavebone
defect)模型建立的(de)目的(de)爲開發診治股骨洞性骨缺損的(de)新藥研究提供理(lǐ)想的(de)動物(wù)模型。
應用(yòng)方向:運動系統相關課題
關鍵詞:股骨洞性骨缺損、Femoralcavebonedefect
實驗動物(wù):品系:新西蘭大(dà)白兔、日本大(dà)白兔;體重:2-2.5kg;性别不限。
造模方法:新西蘭兔麻醉後,仰卧位固定于無菌手術台,股骨外側髁部中點處做(zuò)長(cháng)約2-3cm縱向切口,逐層切開皮膚,剝離股骨髁部的(de)肌肉,随後顯露股骨髁。在股骨外側髁側面通(tōng)過皮質與骨小梁用(yòng)骨鑽,作一直徑約6mm、深度9mm的(de)孔洞空腔,2-0可(kě)吸收細絲線逐層縫合切口。
模型驗證:模型組成功鑽孔即表明(míng)造模成功。
參考文獻:CohenDJoshua,etal.Acellularmineralizedallogenicblockbonegraft
doesnotremodelduringthe10weeksfollowingconcurrentimplantplacementina
rabbitfemoralmodel.[J].ClinOralImplantsRes,2020,31:37-48.(IF=3.723)
其他(tā)檢測:如離體股骨X光(guāng)檢測,骨組織HE染色檢測等。